news center新闻中心

一堵“漫画墙”如何助推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来看他们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5-01-23浏览:

  战友们的意见,让原本信心十足的杜鹏有些灰心★。了解情况后,陈教导员语重心长地告诉杜鹏★:“大家提出不同意见,恰恰说明对‘漫画墙’寄予厚望。这应成为你努力改进的动力★。”

  为进一步发挥“漫画墙★”的教育功能★,杜鹏和战友们不断优化调整思路,相继推出“强军梦想从这里起航★”等专题★。该营谢营长欣慰地说★,官兵对“漫画墙”的喜爱,让教育内容学得轻松、记得牢固,促进了政治教育质效提升。

  这名干部介绍,★“漫画墙”的创意★,源于该营此前组织的一次条令条例知识摸底考核★。

  “‘漫画墙★’受到官兵欢迎,对如何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很有启发★。”该旅领导介绍,他们坚持兵言兵语说兵事★,鼓励官兵在日常教育中当主力、唱主角★,广泛开展★“★‘强军先锋’故事会”“新老兵面对面”“‘铁甲’理论宣讲小分队”等活动,努力扩大群众性自我教育的辐射效应★,让强军文化滋养兵心,发挥铸魂育人作用。

  经过讨论,大家形成统一认识:只要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形式贴近官兵,有利于浓厚军营文化氛围★,就值得一试★。他们研究决定★,将原来的一面展板墙改为“漫画墙”,创新教育形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微教育园地★。

  “漫画墙”栏目越来越丰富、作品越来越精彩★,不仅成为政治教育的园地,还在增进战友情谊★、密切官兵关系中发挥了促进作用★。

  新兵杜鹏入伍前学过美术,营里便把★“漫画墙”的创作任务交给他。受领任务后,自信满满的杜鹏带着几名具备美术基础的新兵★,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创作★。然而,令杜鹏始料未及的是★,漫画初稿刚完成,不少战友便提出了不同意见——★“内容诠释不够全面★”★“色彩搭配不够和谐,视觉效果不太理想”……

  最近,★“漫画墙”又有新动作——漫画创作组成员、新兵左霖霖向全体战友征集故事线索★,计划开设“我心中好班长的样子”漫画专栏。短短几天,创作团队已收到多篇投稿。

  立冬刚过,周末午后,陆军某旅一群新兵围在营区“漫画墙”前,参观新鲜出炉的教育漫画。

  该营还不断尝试拓展“漫画墙”的专栏种类:“我心中的英雄”系统介绍我军历史上的战斗英雄,广泛宣传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军事技能讲堂”把难度较高的军事训练课目分解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动作画面★,方便大家学习掌握;★“战友风采录”把官兵训练中的精彩瞬间刻画得活灵活现……

  此后召开的工作总结会上,陈教导员与干部骨干们来了一场“头脑风暴★”——★“军营文化必须弘扬主旋律★,这与形式新颖并不矛盾”“发挥官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军营文化氛围,能进一步提升政治教育实效”……

  “找到自己名字时,我有一种‘家’的归属感。”站在“漫画墙★”前,丁桔丰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流★。从那以后★,他与大家的主动交流渐渐多了,脸上也有了自信的笑容。在最近一次专业考核中,丁桔丰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怎样才能让笔下的漫画既准确传达内容要点★,又让大家爱看★?杜鹏广泛征求身边战友的意见建议后意识到,漫画要生动活泼,更要寓教于乐★。

  “谐音词”也有泄密风险、设备接入必须严格规范……“漫画墙”上★,一幅幅漫画主题鲜明、生动形象,令人过目不忘。看着新兵们围在一起讨论交流的场景,某营一名带兵干部说:“用漫画的形式辅助开展教育,年轻官兵喜闻乐见★,收到不错的效果★。”

  新兵丁桔丰入伍之初普通话不够标准★,与战友相处时有些放不开。为帮助丁桔丰更好地融入部队大家庭,陈教导员特意让漫画创作团队绘制了一组题为《并肩同行》的漫画——画面中繁星满天,每颗星星旁边都有一名官兵的名字,下方还有给官兵的寄语:“勇敢前行,你是最亮的星!★”

  那次考核,两名新兵得了满分★。询问得知★,这两名新兵擅长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列出思维导图★、标出重点难点,并选择将部分内容绘制成漫画★。这种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学习方式,便于理解记忆。

  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面貌一新的★“漫画墙”终于亮相。★“一幅幅鲜活生动的漫画,让教育更容易入脑入心。”新兵唐龙飞对杜鹏竖起了大拇指。

  此后一段时间,杜鹏埋头钻研教育内容★,将重点精准提炼出来,逐一绘制成漫画草图★,再与团队成员集中研究改进★。就这样,他们渐渐找准了创作方向★、摸清了方法路子★。

  这一现象引起该营陈教导员思考:漫画生动形象,年轻官兵接受度高,能否吸收借鉴这种形式★,助推政治教育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