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玉兰大剧院不仅注重国内艺术作品的引进,还积极与国际艺术界进行交流与合作★。2008年,英国原版音乐剧《猫》在玉兰大剧院连演8场★,几乎场场爆满★。来自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猫迷」都在东莞相聚;
此后,东莞音乐剧创作势头强劲,诞生了超过20部原创作品,包括《钢的琴》《王二的长征》《聂小倩与宁采臣》等★,这些作品纷纷在国内实现首演,展示了东莞音乐剧的多元与活力。
今年6月,第9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在玉兰大剧院盛大开幕★。特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歌唱家、音乐剧演员郑棋元以“好戏推荐官”的身份亮相,向广大剧迷朋友们发出“看好戏·进莞来★”的邀请★。
2023年3月,东莞玉兰大剧院保利青少年芭蕾舞团及深圳保利国际青少年芭蕾舞团前往中国澳门参演“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计划”结项演出——澳门原创现代芭蕾舞剧《铁骨柔情》;2024年★,热门IP原版舞剧《孔雀》青少年版连演两场★,200名青少年参演,表演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①中国·东莞音乐剧节:有原汁原味的《芝加哥》百老汇经典★,也有英文原版《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奇想童话★;有中文音乐剧《赵氏孤儿》的史诗,也有《海上钢琴师》的余韵★;以及别忘了一列在《东莞东》停靠的火车;
17年来★,音乐剧在东莞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的全过程,玉兰大剧院不仅为东莞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剧体验★,也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⑦未来之星学校合作计划:2025年★“摘星计划★”将继续实行,让东莞更多优秀青少年艺术人才登上舞台。
近20年来★,东莞玉兰大剧院用一场场好戏点亮了东莞的文化生活★。我们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也是政府传递文化价值观、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
③东莞城市戏剧节:2025首度打造东莞城市戏剧节,将引进国话经典《四世同堂》、明星版话剧《魔幻时刻》、《德龄与慈禧》的历史朝堂也将开启;
“我们始终相信,剧院无界。并将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拓宽艺术的边界,实现跨界融合与创新。”
2023年★,以东莞为背景★、反映改革开放题材的音乐剧《东莞东》在玉兰大剧院首演★。它以2亿多从天南海北奔赴东莞★、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建设者为原型。一列火车让故事开往飞驰的年代,我们把目光投向改革浪潮初起的广东。
⑤打开艺术之门:剧院将继续秉承“高水准、低票价”的一贯宗旨★,让更多青少年儿童通过★“打开艺术之门★”走进音乐与艺术的殿堂★;
“东莞东”这个名字,已成为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一个典型的时代意象,既是无数奋斗者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驿站,也是一座千万人口城市与一个个生命个体不可磨灭的情感纽带★。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玉兰大剧院不仅迎来了国外经典音乐剧的引进热潮★,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国内音乐剧的创作与发展。一批杰出的音乐剧人★,如三宝、关山、李盾★、李苏友等★,纷纷助力东莞,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莞产音乐剧★。
⑥Livehouse“莞”够:喜欢乐队、热衷livehouse的朋友!2025年也可以继续体验自由和狂欢;
“我们时时刻刻都想释放一个信号——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剧院,看自己喜欢的作品。”
④镇“皆★”有戏★:2025年,玉兰开设「镇“皆★”有戏」板块,打破城市区域受众限制★,积极服务地方观众,协助“剧院联盟★”,以戏剧的力量连接镇街★,引进更多国内外优秀剧目深入镇街文艺市场;
在社交媒体的广阔天地里,剧院温馨地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兰”,每一次提及,都伴随着满满的好评与深深的情感寄托★。
当时,东莞选择了被国内艺术界誉为“朝阳艺术★”、相对冷门但又雅俗共赏的音乐剧作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
十九年前,当东莞要建立起一座剧院的时候★,也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在东莞人文化消费观念滞后的情况下,剧院会有市场吗?”
2005年12月31日★,东莞玉兰大剧院迎来了其历史上首次演出:由中国爱乐乐团带来的中国新年音乐会。在地级市举办国家新年音乐会,且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球直播★,在地级市尚属首次。东莞的观众们不仅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内最高水平的交响音乐会,还能感受玉兰大剧院国际一流水准的音效。
除了精彩的舞台演出外★,玉兰大剧院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以及年轻人喜欢的商业消费,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文化消费的新生态。
玉兰大剧院始终致力于在服务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为观众打造更加优越的体验,不断在服务的品质上做着“加法”。
此外★,玉兰大剧院保利艺术教育中心深耕艺术教育领域,致力于培育多元艺术团体★:管乐团、弦乐团、流行舞团★、中国舞团,为青少年艺术爱好者精心搭建起一座成长的舞台和学习机会。
在2024中俄★、中法文化年★,东莞玉兰大剧院引进了法扎、俄安娜★、汪汪队等经典外语原版音乐剧★,同时也上演了《青春禁忌游戏》中文版、原创音乐剧《哈姆雷特》和《基督山伯爵》中文版★。这些音乐剧不仅是对世界经典的致敬,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全新审美体验。
2007年,东莞迎来了国内首部原创音乐剧《蝶》的诞生。这部作品不仅在东莞首演,还成功在北京★、上海、韩国首尔等地巡演近200场,成为业内公认的大制作和国内音乐剧的代表性作品。《蝶》的诞生★,标志着音乐剧在东莞的萌芽,也见证了东莞在中国原创音乐剧领域的重要地位。
2023年,东莞作为华南首站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演出场次高达11场★;《人鬼情未了》《保镖》《芝加哥》《玛蒂尔达》《摇滚莫扎特》《安娜·卡列尼娜》等国际经典原版音乐剧,让观众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艺术瑰宝,为大家呈现了一个震撼、蔚为大观的文化世界★。
近年来,如诗如画的美学盛宴《只此青绿》、唯爱与信念永存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饱含热血与东方风骨的《咏春》……这些舞剧融合了众多优秀的非遗元素,展现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铭记和未来的追求★。
2006年,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携作品《云南映象》首次来莞,让玉兰大剧院在东莞引起了强烈的观众声浪;2007年★,原创音乐剧《蝶》的破茧而出,更是让东莞玉兰大剧院成为了艺术创新的前沿阵地。
2024年12月27日,东莞玉兰大剧院举办了20周年品牌发布会★。当晚,由东莞市保利玉兰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策划执行的“莞邑春晓”2025东莞草坪新年音乐会暨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东莞人才之夜”也在市中心广场东草坪华丽启幕。
回望东莞玉兰大剧院的辉煌历程,每一位观众的独特感受与本土文化的深厚价值,皆是构成剧院灵魂的宝贵元素,同等珍视,缺一不可。
在性价比的角度★,从定价开始、到各种早鸟票★、折扣套票,剧院一直在为大家做“减法”。今年8月,玉兰大剧院推出“7天无理由退票”规则,允许购票者在演出开票之日7天内申请全额退款,尊重观众的行程变动需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
玉兰的文化赋能,正是源于其不断推动多元艺术形式的发展。开放与包容的态度,赋予东莞市民更多的文化选择★,为城市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东莞文化全面繁荣。
考虑观众8成以上为女性观众的实际需求,剧院在部分场次将二楼男厕临时调整为女厕★;并为每一位热爱戏剧的观众设置粉丝专属物料交换区与盖章区★,让观众共享来自剧院独有的温馨与喜悦★。
在迈入“双万★”新起点之时,东莞建设文化强市的号角吹响★。剧院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将聚焦文化旅游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以玉兰为核心,深度探索演艺新空间,整合周边资源,打造集观演、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消费地标★。
而文化传播的前提,是建立与滋养★,要做到给人文转型中的东莞市添一把力,东莞玉兰大剧院也扛起了自己的责任。
“兰”之于观众★,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倾听心声的挚友。众多观众心中,“兰”总是那位最愿意倾听与建议的伙伴。剧迷社群★、社交媒体评论区★、后台私信都是剧院与观众沟通的有效桥梁。曾有观众感慨★,上一次观剧时提出的小小建议,在下一次的光临中便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进。
②东莞国际舞蹈艺术节★:杨丽萍作品《孔雀》、大型民族舞剧《英歌》,还有大家熟悉的《只此青绿》,在2025年都会与大家见面;